餐具和菜板发霉了,如何处理才安全?
来源: | 作者:taiyuanmei | 发布时间: 2020-02-11 | 497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凡事都要从根源上想,有因才有果。微生物无处不在,空气中都会有,而餐具难免会暴露于空气中,所以“菌种”是不可能消除干净的,关键是不给它们茂盛繁殖的条件。


菌种生长需要的条件是: 营养物质,合适的温度,合适的湿度,合适的水分活度,足够的氧气。如果我们能把这些条件掐断、消除,霉菌怎么努力想长也没门儿。

所谓营养物质,就是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、脂肪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。人类认为它们是必需的,菌种也靠它们来生长繁殖。所以,如果你不把盘子碗和锅具彻底洗干净,上面粘着一些食物残渣,哪怕一点点,都可以变成微生物的营养来源。就算当时放在消毒柜里,只要一拿出来,还是会繁殖细菌和霉菌。有些菌种特别“不挑食”,就连人类不能消化吸收的膳食纤维也不放过,所以竹子、木头做的餐具厨具也很容易长霉,这就只好控制其他条件了。

所谓合适的温度,是从冷藏温度到40多摄氏度之间。霉菌非常“抗冻”,冷藏室里也照样顽强生长。

所谓合适的湿度,就是潮湿的环境,或者餐具表面有点湿润。很多菌种是“好氧”微生物,它们需要空气,完全泡在水里很难大量繁殖;但是它们也怕干燥,需要水分来帮助生长,最适合有点湿乎乎的水分状态。比如切了菜的菜板有点湿,上面还有菜汁的营养,就很符合霉菌的喜好。如果把餐具立起来,让水分控干,最好热风吹干再放在干燥环境中,就减少菌种繁殖的机会。

所谓合适的水分活度,就是水分子有没有被其他物质控制。如果加了很多盐、很多糖、很多酒精,食物就不容易坏,微生物就不容易长。因为这些东西都能提升渗透压,降低水分活度,有抑制微生物繁殖的作用。

所谓足够的氧气,是说有没有泡在水里。完全泡在水里也会减慢大部分菌种繁殖。


如果是陶瓷类或金属类的餐具发霉,比如瓷碗、盘子、不锈钢勺子和汤锅等,没什么关系。直接把它擦洗干净,再煮一下杀杀菌,就可以继续用了。这些东西本身不能给霉菌体重营养,也不吸潮,所以只需洗净控干就能避免再次长霉。铁锅发霉或生锈后擦洗干净,煮一下,然后把水倒掉,小火把锅烤干,表面抹点食用油,就光洁如新了。

你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你的案板和筷子。这些东西即便洗后也会长霉。除了把食物残渣尽量及时清洗掉,洗得足够干净,还要控干或吹干。

筷子头朝上竖起来存放比较好,有利于及时风干,不要一把紧挨着平放在盒子里。买个消毒柜存放更放心。菜板也竖着放,刷干净后及时晾干。用塑料菜板清洗比较简单,竹子和木头菜板可以刮掉表面发粘部分。


当然,南方空气湿润,菜板上又难免沾点食物残渣和汁液,就算你吹干过,它还会再次吸潮长霉。所以除了勤洗菜板、经常吹干之外,还可以在表面上喷一点酒精,起到杀菌、抑菌的作用。

最后再唠叨一句,菜板要多备两个,
记得荤素、生熟菜板要分开哦!

最新资讯
对不起,您访问的文章已经下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