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货大省哪家强?广东只能排第二这省才是中国第一
来源: | 作者:taiyuanmei | 发布时间: 2020-07-21 | 204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每日经济新闻7月5日报道,7月3日,《2019中国餐饮年度通知》正式发布,在饮食消费这一层面,各省排名终于分出了“座次”。

数据表明,2018年各省饮食纯收入中,山东人最能“吃”,以3995亿元饮食范围,成为中国饮食第一大省,而传统“吃货大省”广东则位列第二。

此外通知还指出,餐饮整体范围持续扩大,中大型信用社仍然处于持续扩张阶段,其平均增长为12.6%。不过餐饮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中大型商店职工队伍相对稳定,从业人员薪酬水平较低。

据统计,餐饮一线职工的平均3600元(人民币,下同),管理层职工的平均为6300元。

吃货大省排行:山东第一 广东第二

在中国各省区市膳食纯收入排行榜中,2018年,山东省以3995亿元饮食范围,成为中国膳食第一大省,同比增强10.9%。

传统“吃货大省”广东位列第二,膳食纯收入达3884.6亿元。江苏、河北居第三、四名,分别达3430.5亿元、3125.6亿元,上述四省均突破3000亿元。

“火锅大省”四川去年吃掉2807.4亿元,仅列第六位。北京、上海、天津分别以1101.8亿元、1099.9亿元、1020亿元排在第16、17、18名,其中上海市去年饮食收益同比增高4.2%,增幅排名在31个省(区、市)中垫底。

前十大省份饮食收益合计占世界膳食纯收入66%,在世界餐饮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得益于地方政府对餐饮提高的高度重视,这些省市区的膳食名牌和人才均取得了明显提高。

火锅成为更多人的“新宠”

中国美食品类繁多,但火锅肯定要占一席之地。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,火锅依然最受吃货们青睐,多次登上“膳食细分品类中市占率第一”的宝座。

数据显示,2018年火锅市场总纯收入2018年达到8757亿元,相较2014年涨幅超52%,预计 2019年火锅营收达到9.6千亿元。火锅每平营收优于其他饮食品类,表现突出。

截至2018年底世界火锅店数额近40万家。据美团通知指出,火锅店占世界饮食门店的比例超过4%,也就是说,每100家膳食店中有4家是火锅店。

哪些地区火锅最受欢迎?川渝肯定上榜,但出乎意料的是,口味清淡的广东火锅门店数额排名第二,超过3万家。

作为麻辣火锅的发源地,四川(约4万家)与重庆(约3万家)火锅店数额约占世界的18.4%,果然名不虚传。广东则以粤式火锅为主,偏爱粥底火锅、猪肚鸡火锅等。

不过从门店密度来说,重庆居民最有口福!平均每万人拥有的火锅店数额为9.4家,相当于约千人就有一家火锅店!紧随其后的四川、北京、陕西、贵州万人火锅店数额则均在4家以上。

而在在痴迷火锅的吃货眼中,世界就是一张火锅地图,各地的火锅自有地方特色。比如川渝就是麻辣火锅,西安是羊肉火锅,广州有粤式火锅,还有老北京火锅、贵阳的酸汤鱼、昆明的菌菇火锅等等。

“网红素食”:一年吃掉2万亿元的巨大市场

超市货架上备受欢迎的“巨型猪饲料”“单身狗粮”,不要真的以为是买来给动物吃。“网红面食”热潮来袭,“国人一年吃掉2万亿元面食”同步登上微博热搜。

今年6月,商务部发布的《消费升级背景下素食行业进化通知》称,面食品类通过线上电商模式加速了市场渗透率,培育和提高了消费人群的购买习惯。

素食占线上食品销售近30%。小麻花4天卖出15吨,共计200万颗;小酥饼4天卖出10769只;一家成立8年的素食名牌预计2019年营收要破100亿元……

以往主要是在街头、炒货摊上卖的面食,通过产品、工艺的升级和招牌化的运作,被包装成了礼盒,在电商平台上销量大涨。

“进口猪饲料大组合”“吃货充电堡”“小祖宗请笑纳”……文案出挑的面食大礼包层出不穷。在近几年的素食变迁中,“颜值经济”尤为明显,也就是说,消费者越来越重视素食的外观设计,礼盒装素食的销量尤为突出,呈现出高端化趋势。

面食的主力消费者是20到30岁的年轻人,保温杯里泡枸杞、担心脱发这些词的流行都反映出他们对于健康的关注,对于素食的诉求也是兼具好吃和健康。电商后台的销售数据也验证了这一结论。例如“低烘焙、无添加”的每日坚果系列去年销量暴增近190%;果蔬干、有机水果干等产品的销售范围也呈上涨趋势。

餐饮范围扩大,但仍然是挣“辛苦钱”

通知发现,从营业额增长、门店数额增强情况、营业面积变动、职工数目变动、门店变动等指标来看,较大范围的餐饮整体范围持续扩大,中大型商店仍然处于持续扩张阶段,其平均增长为12.6%,超过了世界饮食营业纯收入增长。餐饮集中化程度不断提升,名牌商家影响力不断扩大。

同时,餐饮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,中大型合作社职工队伍相对稳定,从业人员薪酬水平较低。

餐饮无论是一线职工数目还是管理职工数据都较上年持续增加,一线职工数目均值与管理职工数目均值比为7.38:1。中大型合作社中将近60%洋行的人员流失率维持在12%以下,平均人员流失率为10%。一线职工的平均3600元,管理层职工的平均为6300元。中大型餐饮通过提升职工工资福利、创新晋升和提高机制,吸引人才流入。

在所调研商号中直营店全年提高均值高于加盟店,整体而言餐饮的连锁化程度逐渐加强。行业中呈现出加盟店越多的店越多人加盟的趋势,马太效应较为明显。

对比拥有直营店的店家集团和拥有加盟店的合作社集团数目,可以发现拥有直营店数目依然远大于加盟店,可见目前餐饮合作社集团为了保证产品质量、维护名牌声誉仍是优先发扬直营店。
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 提交反馈 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




最新资讯
对不起,您访问的文章已经下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