餐馆新举措打包能打折 能否遏制餐桌浪费之风?
来源: | 作者:网络 | 发布时间: 2020-11-30 | 682 次浏览 | 分享到:
“饭菜包装带入,就能获得打折优惠。”近日,上海静安区部分酒楼宣布试行这一旨在减少饮食挥霍的新举措,在沪上引起震动。

长期以来,吃饱喝足、宁“剩”勿“缺”,是中国人吃饭请客的独特文化现象,由此造成的餐桌滥用之巨更是难以计量,令人咂舌。此番上海餐馆的新举措,能否遏制餐桌挥霍之风?

“吃不了兜着走”为何难实现

新闻记者了解到,上海废弃物管理处和上海餐饮协会近日在静安区部分饭店率先推出“源头减量”行动,首批将于本月底前在静安区五家旅馆、餐厅试点推行。届时,用餐消费者只要适度点菜,并将剩菜包裹携带,即可享受折扣优惠,相应的大酒店也将被减免餐厨废料处置费。

此举引发了不少上海民的共鸣。黎先生是杨浦区一家高科技产业公司经理,由于业务需要,他经常陪客户在饭桌上谈生意。“每次点菜都怕点不够,引起尴尬,一般都要多点三四个菜。”

就在几天前,黎先生宴罢贵宾,才发现整桌的豪华酒席上,鱼翅羹只动了一点点,昂贵的东星斑也只被潦草地叉走几块,就已经随着宴会的结束变成了剩菜,不免感到心痛。“吃完之后,有些很贵的菜基本没动。看着很可惜,又不好意思携带。”

黎先生的烦恼恐怕不只他一个人有,一到饭点,基本上每家餐厅里都有类似过量点菜的现象。新闻记者在上海一些旅馆、餐馆采访时发现,6人至10人的餐桌上基本都有饭菜、酒水剩余,有些饭菜甚至根本没动过几口,不少客人在离开旅馆时也没有将剩下的食品封装携带。一位刚刚用好餐的买主告诉新闻记者,同事请吃饭,怎么能包装带入呢?

“这是中国人的餐桌传统吗?”来自日本的留学生梅野萌美难以理解她在中国看到的膳食风俗。她说,在以珍惜食品为文化的日本,如此夸张地大吃大喝和公然挥霍是在任何场合都非常罕见的。

“我在常去的湘菜馆看到,几个人点菜都点一桌子,最后常常吃不了,剩下很多菜,我觉得很可惜。”梅野萌美很疑惑,“为什么他们不吃多少点多少?”

餐桌“剩”出天量废弃物,困扰我国餐饮

事实上,餐桌滥用之风滥用的不仅仅是食品,还直接产生了大量的餐厨废料。据了解,上海餐饮每天产生1000多吨餐厨废物,而这些杂质中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吃完而被滥用掉的食品。而这样严重的餐厨污染源问题,在全国其他地方也非常普遍。

上海餐饮协会秘书长段福根在接受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,餐饮面对大量的餐厨废弃物,“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”。

“受金融危机的影响,今年一二月份餐饮营业额增长速度开始放缓。而另一方面,现在餐厨垃圾费用相对较高,有些中高档的餐厅每年花在上面的费用要十几万元之多。”

段福根表示,以前餐饮习惯了消费者吃饭喜欢“有余”,一桌子菜滥用三分之一也都是很平常的事。但现在看来,从经济效益上讲,旅店也应当杜绝奢侈挥霍的风气。

上海废弃物管理处傅丽萍告诉新闻记者,此番静安区部分国宾馆试点推行“源头减量”活动的目的之一,就是为了减少餐厨排泄物。“这些废料对餐饮和环保部门也是一个巨大的压力。”

近来,用“黄绿色膳食”取代滥用铺张,成为不少餐厅业者的共识。段福根介绍说,所谓“黄绿色饮食”,其内涵包括:客人合理点菜,适量点菜,不仅是给自己的荷包“减负”,还可同时降低国宾馆的垃圾费用,并且减轻环卫部门的压力,可谓一举三得。最关键的是,“希望能通过提倡‘黄绿色饮食’,带动整个陈旧消费观念的转变”。

复旦大学社会专家顾晓鸣教授指出,铺张挥霍的饮食风气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病,这种风气的转变势在必行。

“环保膳食”何时取代“不差钱”?

业内人士认为,上海餐馆、酒家率先倡导的“用打折鼓励包裹”,对消费者来说显然有着吸引力,但能否真正收到减少挥霍、移风易俗的成效,可能要取决于这项活动能否长期坚持并且扩大范围推广开来。

新闻记者还了解到,此前上海环保局也曾积极倡导建设“黄绿色饭店”,即倡导旅馆在消费者点菜时,鼓励买主点菜适量,饭后包裹。但始终未能在全市范围内取得较好效果。

可见,用全球流行的黄绿色、环保、节俭之风,取代中国人长期以来的膳食滥用之风,如此良好的愿望,实现起来却并不容易。

济南市一家电台的膳食节目主持人段兴杰认为,酒吧、餐馆应当在提高相应服务质量上多下功夫,而非单靠喊几句口号,“饮食场所首先要提高杜绝餐桌挥霍的意识,同时还应当提供更贴心、更细致的服务,把制止挥霍的观念在点滴服务过程中传递给每一位买主,对他们产生影响。”

他建议,服务员在消费者点菜时,可以提醒消费者适量、适度;旅社也可以对饭菜按量推出大小盘,减少不必要的滥用。对于封装服务,餐馆更是要做好文章,为消费者考虑到怎么包裹更能保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。

顾晓鸣认为,饮食挥霍之风能不能遏制,关键是看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能否改变。“饮食问题不是差不差钱的问题,而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问题。如果人们的膳食消费观念能够先转变,整个社会摆脱了一个大的心理负担,‘黄绿色膳食’‘环保饮食’的这些具体措施肯定会事半功倍。”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 提交反馈 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!
最新资讯
对不起,您访问的文章已经下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