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流餐饮业的四个趋势
来源: | 作者:网络 | 发布时间: 2020-11-10 | 55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餐饮正在发生巨大的变更,这些生成的原因,是消费的改变引起的。消费主力人群的变更,消费主要争辩的改变,导致对饮食关注的重心发生了醒目的生成。原来“高大上”的事物人们已经不在乎了,相反,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推进,深深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观念。我认为目前主流餐饮的发展有下面这四个趋势,而这四个变更产生的主要原因都是来自消费主要争执的变动。

第一个变更,福斯化。整个餐饮的格局朝大众化膳食又跨进了一大步,这是所有变动的前提,也是消费首先遇到的第一个争执。现在的消费主力和过去有什么不一样呢?就是年青人多了。青年人变成了主力军,而互联网时代又是一个后喻时代,中老年人接触新事物比年青人慢,所以现在要是出去吃饭,都是青年人挑地方,带着老人去了。小伙子对价格更加敏感,没钱,又想吃好的。他们对信息的攫取能力强,谁家多少钱,还没出门他们就知道了。所以,饮食的变更首先处理的是青年的第一个辩论:想去好地方,但又不想花大价钱,好吃不贵还有面儿。

第二个变动,模糊化。模糊化的意思是,整个饮食的很多界限不醒目了,消费一次可以体验到很多事物。这处理的是消费的第二个辩论,时间的辩论。城市化生计把这些白领的空余时间压缩再压缩,好不容易到周末才能出去吃个饭,体验一下。所以他一次性需要多种体验,相反对界限就越来越不在乎了。你不是正宗川菜、正宗杭帮菜也无所谓,只要你做出特色就买单。还有的连是不是正经吃饭的都不在乎了,不仅要好吃,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玩,如果能吃又能拍照炫耀,那便再好不过了。但是这种体验性有个问题,好奇心是有限的,透支了以后就很难重复消费了。

第三个变更,明星。城市化生计太单调,吃点什么事物总有讲究,味道当然重要,但是背后的故事也可以吃到肚子里面去。这处理的是城市生计平淡与戏剧化的争执。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,就像韭菜似的,一茬一茬的明星往外冒,餐饮也是。当然,这个变更更多的是一种战术,可以用故事引来大量的关注增长,但是否能起到长期的效果,还在于餐厅本身的生命力。在这里,想特别说一个餐厅,西贝。它的明星就做得很好,首先是改名,把自己叫作莜面村,用莜面成为自己的当家明星,然后借势《舌尖》,把明星请进家门,用小钱起到了大效果。

第四个变更,健康。客观地说,这个变动是一直存在的,在每个时间段消费对健全的认知不同,但是认识在逐渐地加深。十年前我在策划真功夫的时候,就提出了营养的概念,叫作“营养还是蒸的好”,就是抓住洋快餐的痛点,站在对立面。很多消费很在意这个的,油炸食品嘛,对身体确实没什么好处。到了今天呢,健康的追求依然还有,而且食品安全的问题还很严重。所以,首先,有消费关心你的事物是从哪里来的,健不健全。西贝也说,牛羊肉、五谷杂粮都是大草原的,潜移默化就给消费一种很正常的感觉。

这些都是消费的争执,而且会随着消费素质的进一步提高而变得越发鲜明。因为中国人对健全的理念还在不断地生成和成熟,所以,如何站在未来看现在,抓住机会,就看各位豪杰的功夫了。
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 提交反馈 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!

最新资讯
对不起,您访问的文章已经下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