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中秋遇到国庆
来源:网络 | 作者:网络 | 发布时间: 2020-09-30 | 1544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当中秋遇到国庆,不仅仅是八天的假期令人兴奋,更是喜上加喜,双节同庆人团圆。那么多少年能遇到双节同庆呢?

天文专家表示,中秋逢国庆是正常历法现象。国庆节和中秋节在同一天的机会并不多,本世纪共有四次,分别发生在2001年、2020年、2031年和2077年,而下次“双节同过”还要再等11年。

上一次是19年前,下一次是11年后。一般来说阴历和阳历19年重合一次,只有少部分年份不是。

为什么是19年出现一次重合?阴历中每月的天数,是根据月亮运动周期来确立的,实际上每月的平均天数是29.5306日,如果乘以12,一年只有354.3672天;而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个周期(回归年、阳历年)是365.2422天,这样阴历年1年的实际天数比阳历年少了10.875天,差不多是11天,19年就少了209天。

209天除以30是6.9666,也就是说,在19年中,阴历年比阳历年少了差不多7个月的时间。为使农历和阳历相差不太多,就必须把这7个月补上。

中国的农历实际上是一种典型的阴阳历———是兼顾月亮绕地球的运动周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周期而制定的———是阴历与阳历相结合的历法,为了补上这7个月时间,人们采取在农历设置闰月的方法———十九年七闰,即在农历十九年中,12个为平年,每1平年12个月;再加7个闰年(分别为第3、5、8、11、14、17、19年),每1闰年有13个月。

这样,19个阳历年的日数和19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,因此,每逢19或19倍数生辰的时候,阳历生日和阴历生日就有机会在同一天出现了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双节同庆的日子确实只出过两次,不符合19年规律的几次中秋节也都是10月2日,下一个19年的2020就符合规律了,不过再下一次却出现在了2031年。


中秋节来历一

由古代祭月慢慢演变而来,我国古代历法,把每个季节分为三个月,分别是孟月、仲月、季月。

农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个月,所以被称为“仲秋”,而且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,所以被称为“中秋”。先开始这一天被定为古代帝王祭月的节日,慢慢的演变称为“中秋节”。

中秋节来历二

嫦娥奔月的故事演变而来,这个我们最熟悉了,先是后裔射掉了多余的九个太阳,然后上天赏赐他一个成仙的药,他不舍得自己的妻子(嫦娥),把药交给嫦娥保管,在八月十五这天嫦娥吃了仙药,然后奔月亮去了。

至于嫦娥为什么吃药,还有几种说法,这里不表,后裔对嫦娥思念,所以每年这一天,都会在园子里摆上嫦娥最爱吃的东西,后来演变成习俗,也有说人们听说嫦娥成仙之后,纷纷在月下设香案,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。

之后,年年如此,代代相传,就演变成了节日,由于这天时值中秋,所以,人们称“中秋节”。

中秋节来历三

由祭祀土地神演变而来,在农耕社会,农作物的收获对于农民至关重要,所以人们经常有祭祀土地的活动。

在以前有春播、夏收、秋获、冬藏之说,在秋季收获时,农民会祭祀土地神,农历八月十五正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节,所以可能是由这延续下来的习俗。


中秋和国庆,特别的节日遇上特别的生日,总感觉有无数的千丝万缕的关系等待我们去挖掘。

农历八月十五日,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,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也称仲秋节、团圆节、八月节等,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,也流行于朝鲜、日本和越南等邻国。因为秋季的七、八、九三个月(指农历),八月居中,而八月的三十天中,又是十五居中,所以称之为中秋节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,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,故又称团圆节。

我们的先人认为:月神享用供品后,便把福祉寄寓在供品中。祭月者分食祭月供品,便能得到月神的赐福与保佑。

月饼最早出现在唐朝。传说唐高祖年间,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,八月十五凯旋而归。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献饼祝捷。高祖李渊持饼笑指空中明月说:“应将胡饼邀蟾蜍”,说完便把饼分给群臣吃。这是首次将饼与中秋联系在一起。


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 提交反馈 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
最新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