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小年,浓浓年味起,最美是团圆
来源:
|
作者:网络
|
发布时间: 2021-02-04
|
991 次浏览
|
分享到:
小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,意味着年关将近,不用一周就过春节了。家家户户除了要送灶王、大扫除、贴窗花、贴对联、洗澡、理发、吃糖果、扎草马等这些应节活动,还会为家里购置物品,干干净净的过春节。
小年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之一,意味着年关将近,不用一周就过春节了。家家户户除了要送灶王、大扫除、贴窗花、贴对联、洗澡、理发、吃糖果、扎草马等这些应节活动,还会为家里购置物品,干干净净的过春节。
小年为什么分南北,小年是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
在中国的古代,过小年的时候,有着“官三民四船五”之说。即政府官员,腊月二十三过小年。百姓人家,腊月二十四过小年。水上人家,在腊月二十五迎来小年。
这个规矩又是怎么来的呢?
在清朝的时候,皇亲国戚一到年底就会举行祭祀大典,而那天正好是腊月二十三。举行大典需要有相应的礼法规范,准备祭祀的物品,这是一项很大的开支,当时的清政府为了减少预算,少花钱,也就会在小年这天,顺便就祭了灶王爷。
清政府的首都在北京,这样的祭祀大典备受关注,久而久之北方的老百姓就纷纷效仿,都在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。而南方地区消息比较闭塞,消息传到他们那里,已经是晚了一天,南方也就在腊月二十四这天过了小年。
后来,这种现象慢慢地成了习俗,一直延续到现在。在国内也就出现了,过小年的两个不同版本。后来随着时间推移,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,南方地区则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。
过小年,都有哪些习俗?
根据民间的习俗,送灶王爷上天,人们怕他上天说话坏,在送他上天汇报工作的时候,就用秫秸插个马,做点面条,叫他吃饱喝足,上天汇报的时候,多说些好话。后来,人们又多加了一个糖盘,叫灶王爷吃了糖盘,粘住他的嘴,确保他说不了坏话。
1:祭灶 就是把在灶台旁贴的灶王爷的画像揭下来(揭下旧画像,粘贴新画像),把糖抹在灶王爷的嘴巴上。基本上都用“关东糖”、“糖瓜”和“麻糖”,不论是什么糖,在这天都把糖果要吃掉。
2:大扫除生 把屋里屋外,彻底地清扫一遍,擦玻璃,洗衣服,寓意除旧迎新,拔除不祥。
3:理发洗澡 无论是大人、小孩,个人卫生也就提上了日程。到理发店理个发,换个精神面貌。再洗个澡,精神焕发。人舒服了,心情也就好了,毕竟是快过年了,图的就是个吉利。
4:赶集购物 俗话说:“二十三啃糖盘,再过七天就到年” 春节马上就到了,特别是在农村,家里大人会带着孩子赶集,置办年货。买窗花,买对联,买鲜肉,买瓜果,买衣服,买鞭炮,卖杂货等,为迎接新年做准备。
总结:其实过小年,送“灶王爷”,是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寄托。依照传统风俗,腊月三十三、二十四都叫做“小年”。之所以这么称呼,就是因为再过几天,就是“春节”了,也就是“大年”就要来临了。因此,也可以说“小年”是“大年”的前奏或欲练此罢了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转载自互联网,版权归作者所有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欢迎 提交反馈 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!